专家指出,医养结合,实质是整合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使老年人能够就近获得医疗服务。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上门服务能力,培养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民营养老机构应区分不同功能定位,相关政策要给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留出空间。养老产品,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市场规范性和产品公信力。防止老年人受骗,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培育市场良知和道德共同体。
1问 养老院+医院就够了吗?
还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上门服务能力,培养健康行为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具体来说怎么推进?
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医养结合,实质是整合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使老年人能够就近获得医疗服务。好的医养结合模式,至少需要满足两个原则:一是看病、报销方便,二是提供有品质的医养服务。医养结合共有3种基本模式:除了医院与养老院合作外,还有社区医疗与居家养老、社区托养的结合。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医养结合,不等于养老院+医院,更多的要从医养结合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上去理解,要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服务老年群体。
应该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在政策上,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在形式上,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以开办自营的医疗服务机构,还可以与医院建立合作关系。
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普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健康档案。还要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这不是说兴办养老院,而是整合资源,重点加强护理院、老年专科、临终关怀机构等,或派出分支机构进驻养老院。
医养结合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健康行为的培养。要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通过专业、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帮助老年人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
记者:如何发挥基层医疗力量,就近实现医养结合呢?
穆光宗:一方面,分散养老的失能或者独居的老年人最好能够集中养老,避免风险;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医养功能,由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内养老院或老人照料中心提供巡诊服务。
原新:一方面,依靠社区服务网络推广家庭医生模式,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另一方面,开办基层社区村居老年人日托中心、老年日间护理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公共健康服务。
2问 政策如何助力民营养老?
区分不同功能定位,促进不同层次医养资源融合
记者:民营养老机构没有编制很难招人,想配套建设医院或门诊部,往往第一年不纳入医保定点机构。这些问题该怎么看?
穆光宗:民营养老机构可以借力发展低成本的医养结合模式,借船出海,不一定要另起炉灶。要区分安养、养护和医护型民营养老机构的不同功能定位,国家应该加快出台支持性配套政策,来促进不同层次医养资源的融合。
原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制定医疗卫生和养老相关规划时,要给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留出空间。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整合审批环节,明确并缩短审批时限,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
记者:医养结合,如何加强基层全科医生、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呢?
穆光宗:培养人才重要,用好和留住人才更重要。用人单位要提供事业的愿景、职业的声望和薪酬的激励。
原新:首先,提高为老服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在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和倾斜政策。
另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具体而言,一是在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对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同等对待。二是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三是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养结合机构人员进修轮训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四是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计生人员培训规划。五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六是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专业人才。在现阶段养老护理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市场上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及家政培训机构,输送护理人员。
3问 产品供给是否存在不足?
需提高信息透明度、市场规范性和产品公信力
记者:目前市场上医养结合的产品多吗?老人们需要怎样的医养结合的产品呢?
穆光宗:我国医养产品市场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种产品琳琅满目,但真正叫得响、信得过的产品还是不多。医养产品市场需求极为丰富和广阔,主要涉及老年疾病治疗、日常照护支持、临终关怀服务三大领域。市场还在发育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市场规范性和产品公信力。
原新:产品供给还远远不够。第一,要加强医养结合为老服务产业的市场开发,问需于老,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不同代际的老年人是异质性的,市场医养结合产品的供给一定要与不同老年人的需求相适应和匹配。
要积极引进现代科技观念、科技理念和科技产品,开发智能化助老设备,甚至是助老机器人。不过同时也要注意,得与老年人的能力匹配,包括接受能力、购买能力、使用能力等。要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供给。
第二,要培育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要贯穿一生,老年人会随时代转变消费模式,市场要培养和引导老年人的消费行为。
关键词:医养结合 敬老院设计 养老院设计 养老政策
关键词:医养结合 敬老院设计 养老院设计 养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