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是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如何让沈城百万老年人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目前,沈阳市老年人口为161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2.13%。经过几年的精心筹备,目前沈阳已搭建起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有关养老机构的所有业务管理内容实现由各级民政主管部门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并通过市-县(市、区)-养老机构三级网络的连接,自动生成上传数据至市数据中心,为各级民政管理部门、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等提供规范的管理应用。本报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专家就沈阳市养老服务信息化网络系统做以介绍。
本期嘉宾
沈阳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主任科员 张葛
今年建成20个区域性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个日间照料站
今年全市将建成2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及时回应老人的求助、求医等需求。计划未来五年内实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社区覆盖率100%,确保每万名居民拥有养老服务设施面积200平方米以上。沈阳市民政部门将通过市财政加大公共财政和彩票公益金支持居家养老的倾斜力度。建立多个部门联动的养老服务业统筹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养老机构税费优惠、信贷支持、公共财政补贴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适时出台涉及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公建民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政策,进一步吸引社会力量,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发展环境。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和制度体系,加强居家养老大数据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信息化网络和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大力发展O2O等形式的老年电子商务,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兴办或运营老年餐饮、照护、娱乐休闲等养老服务项目。
5年后每千名老人有35—40张养老床位
从去年开始,全市加大对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将建设补贴标准由过去的每床每年4000元提高到现在的6000—10000元。对已运营并达到星级标准的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照实际入住床位数量给予每年每人1500元运营补贴。通过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完善设施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床位入住率。
未来五年内,全市将加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在建设运营补助、信贷、土地、税收、供暖水电等方面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简化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审批手续。广泛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养老服务业,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
到2020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40张。沈阳市将在浑南建设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的养老智能装备产业园,打造集老年辅具、康复器械、健康产品等产业项目的研发、制造、销售、维护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养老服务产业集群。目前园区主体已封顶,建成后将成为国家级养老产业园区。逐步形成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流通、会展在内的一体化产业链。引导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沈阳建立生产销售基地,打造东北区域养老服务产业基地和中心枢纽。引导各类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信贷、保险等金融产品。建设适老化“代际亲情”居住模式,减少空巢老人。
沈阳计划建100个智能化养老社区
沈阳市引进社会组织建立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电视平台,居民在家只要用电视遥控器轻点一下电视上的服务“菜单”,发个“点菜”指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可实时收到信息,着手为老人提供各种居家养老服务。眼下,这种智能化的居家养老模式已在沈阳市的11个社区普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年内,沈阳市这样的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将发展到100个至150个。
沈阳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电视平台操作简单方便。老人手拿遥控器,可以随时在电视上了解最权威的民政信息、办事流程、惠民服务。老人如有健康、娱乐、清洁、陪护、洗浴、体检等需求,同样可通过这套系统发出需求信息,来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老人需要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安、助急、助行、助医、助乐、助学等一系列居家养老服务,给社区老人带去一种智慧、贴心的养老选择和居家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