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中天凌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8号
电话:13911813657

全国咨询热线18612626657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养老资讯>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投入重点应放在农村

人气:2948 文章出处:本站 发表时间:2021-10-27
 春节期间,有关农村老人的议题引发强烈关注,被精神或肉体暴力虐待、瘫痪在床少人照料、空巢精神空虚等,已经成为农村老人广泛面临的严重困境。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加快,这些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老有所养、安度晚年,是老人们的最简单心愿,但伴随经济发展的需求,文化的变迁,农村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成为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同时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在前不久成立的全国第一家专注农村空巢老人服务的河北省钻石公益基金会成立启动仪式上,来自官方、学界、公益界的专家聚焦讨论了农村养老的问题。
    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化养老服务难以到达
    吴玉韶(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这些年来,养老问题应该说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社会广泛关注,有许多创新,也有许多模式。但是,大多关注的还是城市的养老问题,中国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和严峻性,就在于城乡差异,养老问题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当前农村养老,存在着三难。
    第一难是保障难。尽管农村已经实现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全覆盖,全体老年农民都领取了基础养老金,但是,从原来的55元到现在的全国平均100元,这个基础养老金的标准还是很低的。除了基础养老金,农民还有土地保障,但是这个土地保障的情况也千差万别,相当一部分农民无法靠土地保障养老。
    第二难是看病难。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民看病不方便,治病费用比较高,乡村医疗服务水平低,导致相当部分的老年人依然是小病忍,大病扛,如果失能,情况就更加严重。
    第三难是服务难。由于农村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比较滞后,市场化服务也难以到达,农民养老所需要的生活护理照料以及精神关爱大部分只能依靠家庭。随着家庭小型化、空巢化以及快速的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农村有5000多万留守老人,农村老年人精神关爱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既要看到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要看到复杂性和艰巨性。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加快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也需要市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家庭、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各种力量的共同参与,各方形成合力。
    首先,要更加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十三五”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现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正在编制“十三五”规划,应当把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列入“十三五”重点工作,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要有更大的投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要逐步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只有让亿万农村老人同步进入小康、共享小康社会发展成果,才是真正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
    其次,要重点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期间,要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投入重点放在农村,重点加快建设农村老年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互助幸福院以及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备;要扶持建立运营机制,让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真正运转起来,真正发挥作用;要推动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农村养老护理中心、照顾中心,由收助五保户转向同时收助失能老人,解决农村失能老人照顾问题;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市场化的养老服务,特别是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市场化养老服务便捷高效地进村入户;要加大对农村老年协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基层老年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老老相助的作用,开展权益保护、文化娱乐、为老服务等活动,让低龄老年人服务高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帮助失能老年人,使老年协会成为老年人自己的温馨家园。
    第三,着力加强家庭养老建设。出台服务扶持家庭养老的税收、居住、护理、照料、志愿服务等相关社会政策;支持家庭完善养老功能,使家庭在养老中发挥更大作用;要营造良好的敬老爱老氛围。
    用政策和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甄炳亮(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
    “十二五”期间,中国养老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再到中央有关部门出台30多项政策专门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还有部分省份出台了养老服务的法规条例。
    二是明确养老服务发展的体系和主要思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社会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框架,政府在兜底保障同时,引导社会养老力量的发展。通过政策和资金来引导社会力量的发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是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和基本力量。
    三是加大养老服务业的投入,“十二五”期间,中央政府预算内投资达到110多亿元,地方政府、彩票公益金以及民间资本投入更大;四是通过各类试点,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特别是“公建民营”成为新办养老机构运营的主要方式;五是加强了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等基础建设;六是发展了大批养老服务机构和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基本上达到每千名老人30张床位。
    当然,养老服务业还面临一些困难。一、养老服务发展总体上不适应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发展趋势;二、发展阶段不平衡,城乡之间、居家社区和机构之间、国有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之间、民办养老机构中的非营利机构和营利机构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
    因为种种原因,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目前还没有成为养老服务的主体,市场配置在养老服务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实现。用地难、融资难、留人难、机构运营难等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与此同时,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和许可问题,已经成为养老机构和民政部门头上一个不定时炸弹。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十三五”养老服务的规划,农村养老问题无疑是其中的重点之一。互助幸福院解决了大多数生活能够自立的空巢单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并逐渐成为平原地区农村自理老人养老的一个有效途径。
    当然,我认为农村老年人养老应该因地制宜,多种方式并存,既有地方政府举办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也有农村村委会举办的面向生活能够自理老人的互助幸福院。此外,更应该研究解决农村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因为这些家庭和老人更困难,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各种养老服务机构,都要通过不同方式实行医养结合。
    另外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但如何把善款用好,用到刀刃上,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一个好的机制和有效率的机构,希望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出好政策,专家出好主意,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好,积极发挥农村各级各类组织,特别是老年协会的作用,发挥好志愿者的作用,使善款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服务更多的农村老人及其家庭,同时也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可复制的经验和发展模式。
    农村老人的五大需求
    刘红尘(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养老管理中心主任)
    国家非常关心和支持农村养老事业,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出台了一系列的惠老政策,“十二五”期间,尤其是2013年,被誉为养老元年,涉及到很多农村养老的事项。
    紧紧围绕着中国农村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是五大需求。第一个是生活照料的需求。第二个是医疗保健康复的问题。农村老人失能、失智以后,如果后代在城市打工,无人照料,老人的看病是大问题。第三个是精神文化问题,这个和城市老人也有共性,农村老人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好多人因此抑郁、自杀。第四个问题是需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组织通过专项的善款,专门解决最后一公里、一百米的服务这个问题。第五个问题,城里老人会涉及到,农村老人将来也会涉及到,就是经济保障或者叫金融理财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城市里面非常突出,老人缺乏理财知识,很多钱进了骗子的口袋,卖保健品的,卖野药的,搞电话诈骗的,非法集资的。农村老人也是这些问题的受害者,比如六合彩等非法赌博,在南方的农村中特别普遍。
    农村贫困老人养老是难点中的难点
    刘文奎(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
    十年前就说中国马上面临很严峻的老龄化挑战,今天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了,再过五年十年老龄化可能更深,问题暴露得可能更多。
    对于养老,真正有支付能力的人其实不会存在太大问题,有问题的是贫困低收入人口。低收入人群中,最难的是失能失智的贫困低收入老人,而农村的贫困老人一旦失能失智,是最难点中的难点。
    为什么难?和城市的老人一样,农村的贫困低收入人群养老需求一点都不少,但是所有都缺,缺资金,缺养老设施,而且跟城市不一样,很分散。比如空巢老人子女不在,即使政府或社会拿出资金由公共投入购买服务,在农村找到护理人员也要比城市难得多。
    所以,农村贫困低收入人口的养老问题,空巢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这部分老人,如果不早一点想办法健全机制,会产生很多问题,媒体报道了很多惨剧,这是全社会都无法承受的。
    农村养老最终要靠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杜鹏(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
    在全面脱贫的背景下谈论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要有许多具体的解决办法,也就是可以复制推广的模式,政府其实在这个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农村养老问题,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在政策的设计实施上,政府还是要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具体服务上,一定会是因地制宜,需要不同模式。
    我们这些年也在关注不同的模式,比如说邯郸市肥乡的互助幸福院。但可以看到,大家说了这么多年互助幸福院,它还面临许多问题,仍然是一个过渡的形式,只能收健康的单身老人,有老伴住不进来,这个能不能扩展一下?还有他需要的一日三餐能不能有一个送餐服务发展进来?能不能使针对老人的服务更加丰富?能不能有几个护理人员,就能够为半自理的老人,甚至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服务?这些都是可以探讨的,如果给它一点帮助,就能往前一步为更多老人服务,这就是很好的模式总结。再比如说同样是邯郸,前一段李克强回信的那个乡村医生,他自己在乡村卫生院的后面盖了养老院,形成了医养结合模式。这个在更多农村能不能发展?复制这样一种模式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 南都评论记者 张天潘 整理


关键词:养老院设计 居家养老服务 养老策划  养老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