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中天凌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8号
电话:13911813657

全国咨询热线18612626657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养老资讯>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9073”格局背后,养老服务行业迎来新破局者

人气:16 文章出处:本站 发表时间:2024-04-07

头一个“老人”是从业者自身,十年前她刚关注这个行业时,老年人护理行业的从业平均年龄是40-45岁。十年后的现在,这个平均年龄变为了50-55岁。

养老行业的从业者也“老了”。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表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比已达21.1%。

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养老已形成“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随着少子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单元越来越小,“居家不靠儿女独立养老”成为很多当下退休老年人的现实选择。

但从业人员的供给远远跟不上居家养老市场的扩大。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数据,目前护理相关从业人员只有50万名。然而,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达到600万名,并且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这一数据缺口呈扩大趋势。

“老人”照顾老人的困局背后,更有养老资源稀缺、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参差不齐、契合养老需求的服务供给缺位等现状,让许多备老及年老人群陷入到一种“集体焦虑”。

老年人对养老资源的焦虑集中在护理人员、康复师、优质医疗资源积累上。

除了对养老资源稀缺的焦虑外,市场上参差不齐的康养服务质量也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群困扰。

“居家养老其实跟机构、社区养老会有一些区别。居家养老需要把服务送到不同客户家里,因而非常分散,进而导致服务品质的差异性非常大。”平安居家养老康复护理专家缪玉玲向记者介绍。

她以护理和康复举例道,少数头部供应商有自己的标准、系统、智能化,但还有很多小型供应商,没有资金实力去建设系统、培训服务人员、建设标准,往往依赖于服务人员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供给的差异性其实很大。

“目前,行业服务者方差难题较为显著,如何保证服务末端的一致性成为难题,这需要精细化的系统化的管理运营体系。”一家为老人提供医、护、康、养服务的专业机构也向记者直言。

可以看出,对于服务质量不一的焦虑背后,主要反映了当前居家养老服务行业标准缺失的现状。服务的专业性和标准的一致性,成为影响居家养老服务体验的两个关键因素。

因此,解决行业标准问题、培训更多专业人才,成为居家养老行业破局的主要方向,以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体验和享受的服务质量。

通过与各类服务供应商合作,险企将保单与服务绑定,连接起供需双方,解决了居家养老服务失衡的困境。

具体来看,在资源整合方面,中国平安的策略是针对老人居家的主要场景,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建议解决方案,并以三位一体的管家服务为核心,构建起“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十大场景养老服务。

友邦和太平人寿则分别聚焦“适老化改造、家政、照料、上门护理”、“健康管理”等细分服务领域整合资源。

同时,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保险公司还需担任“监督者”的角色,因此,保险公司自发地填补着行业标准空白。

例如,中国平安针对居家养老服务,打造了一套服务商监督体系,通过服务商品管理、订单履约管理、过程标准管理、结果管理、风险管理五大方面和十个具体的监督维度,帮助老人及其子女监督服务质量,监督服务过程。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10月,为更精准地解决护理资源短缺、服务质量参差痛点,依托其医疗健康生态圈资源和科技实力,中国平安融合了北大医疗康复服务标准,联合40多家康复护理服务商及行业内产学研专家,共同发布居家养老“护联体”,并推出“平安无忧护”产品体系。

据悉,居家养老“护联体”从服务管理规范、康复护理产品、人员认证体系、服务战略联盟、智能护理系统五个角度发力,建立起一个“标准-系统-服务-履约”闭环,助力行业标准化发展。

例如,在上门护理领域,护理人员需接受《平安服务标准》200小时上岗前入户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结业证书才有可能获取相应资质。

“如何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同时为身心健康提供双重保障,是推进居家养老模式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李斗表示。

据透露,除“护联体”外,平安还将发布“住连体”、“医联体”、“乐连体”,在已构建的十大场景服务基础上,聚焦核心场景服务升级;以标准及联盟共建、服务整合及质量监督等作为策略倾向,提前做好居家养老时代的服务建设和布局。

随着更多“联体”建设,意味着居家养老服务的行业标准将更为完善,所供给的服务将更为匹配实际养老需求。